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弱势的叠加与突破从营养与受教育状况看西部农(2)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根据2010年实施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及2015年对西部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困境女童的实地入户访谈资料,从西部农村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根据2010年实施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及2015年对西部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困境女童的实地入户访谈资料,从西部农村女童营养和受教育状况切入,分析其中反映的女童基本生存发展状况,同时综合探讨性别与城乡、地域、民族、家庭社会经济水平等多重因素的交叉重叠,给这一部分女童带来的弱势效应,以及这一群体在某些方面所实现的突破,最后提出一些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旨在为国家更好地开展农村贫困地区儿童家庭的精准扶贫工作,解决好西部农村儿童的健康、教育、福利等问题,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为西部农村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及促进性别平等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

二、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两个生存发展指标、三个分析维度和四个分层群体。两个生存发展指标是指营养和教育,因为儿童营养既是衡量整个人群营养状况最敏感的指标,也是儿童生存的核心要素;而受教育状况是衡量儿童生存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指标,也是所有女童发展问题的核心。因此,在研究西部农村女童问题时,关注女童营养和教育十分必要。三个分析维度是指性别、地域和城乡维度。本文认为作为宏观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性别、地域和城乡是值得考察的影响中国西部农村女童生存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西部农村女童的生存发展状况和路径是镶嵌在这些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背景下展开并受制于此。为此,要了解女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就需要剖析上述因素。四个分层群体是指农村女童整体及其三个子群体即农村留守女童、少数民族女童和低收入家庭女童。本文通过对西部农村女童进行分层,特别关注目前西部农村女童中问题较为突出、值得特殊关注的留守、少数民族、贫困这三个女童子群体,以此分析受流动影响、民族、家庭经济水平对女童生存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研究方法使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运用交叉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儿童专卷调查题项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儿童专卷对象为10—17岁儿童,调查经过PPS抽样,样本共份,其中女童占45.6%。定性研究资料来源于2015年8月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与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女童教育与发展需求研究”入户访谈调查,共涉及60名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类困境女童,包括失学、贫困、少数民族、早婚、留守、孤残女童等。深入访谈的困境女童及其家庭状况,为我们补充了“六普”和妇女地位调查等大型数据之外的很多鲜活、实际的信息,特别是为我们实际了解西部农村社会文化因素对女童产生的影响提供了难得的素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西部农村女童在营养获得方面相对弱势

1.西部农村女童群体。根据妇女地位调查数据,城乡比较来看,农村女童蛋类、奶制品和肉/鱼类可获得比例(81.3%、64.9%、67.5%)比城镇女童低13.5、27.2、20.9个百分点,差异明显;地区比较来看,差异也较显著,在蛋类、奶制品和肉/鱼类上西部农村女童比中部农村女童低11.7、12.9、12.4个百分点;从性别来看,差距则不十分明显,西部农村女童的上述比例比男童分别低2.1、1.4、2.2个百分点。[10]742可见儿童营养可获得变量与城乡、地域、性别变量都有一定关联,其中与城乡、地域的关联程度更高,不同维度的比较都显示西部农村女童的三类营养可获得状况较差。儿童营养获得的城乡和地域差异,应主要源于城乡和地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同时,传统性别观念也可能造成女童营养获取上的相对劣势。

利用妇女地位调查数据,进行女童营养获得状况的分省区市分析的结果显示,女童不能获得三类营养物质的比例在省份之间明显不均衡,并大体与全国不同省区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相对于京津沪和沿海东部省份,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省份,女童不能获得三类营养物质的比例也更高。同时,在每个省区市,农村女童总是比城镇女童不能获得三类营养物质的比例更高。

笔者在2015年8月赴四川凉山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进行女童需求访谈调查中,感受较深的是那里的女童较差的物质生活状况特别是营养状况,肉食是奢侈品,她们通常几天或者一周才能吃到一次肉,同时鸡蛋也是稀缺品,并鲜见牛奶和其他奶制品,有的地方主要食物通常只有土豆、玉米和荞麦。观察发现,大凉山地区农村孩子与城镇孩子相比,普遍身材都较为瘦小,女童初潮年龄也比城市女童要晚一两年甚至更长,这可能也与营养缺乏有一定关系。访谈调查发现,当家庭经济资源有限、营养物质匮乏时,一些农村贫困家庭会将有限的营养物质资源优先供给男童。有的女童也能感觉到这种差异,认为“好东西都给他”,其中有的女童认同这种状况,认为以后是家里的哥哥或弟弟要养家,自己终究必须嫁人,优先男孩是应当的,也有女童表示羡慕男童获得的优先权,如果能选择,她们更愿意当男孩,因为男孩能“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还能得到家里最好的”。这些实际状况说明,城乡、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与性别等多种因素交叉重合,共同形成了女童的生存发展环境,影响了女童的实际生活状况。当然,实地调查也能切身感受到国家和政府以及社会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关心以及扶贫、福利、教育、基础建设等全方位的倾斜政策措施的落地,一些贫困家庭从居住的房子到所使用的家具乃至一些生活必需品如粮食、衣物等,都有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关爱组织提供,大部分困境儿童都由当地民政部门纳入低保或者福利救助的范畴。但今后针对西部农村儿童,还需要加大政策倾斜的力度,根据儿童包括女童的需求,加大精准扶贫,加强分类救助,更好地保障儿童营养健康和受教育等各项权益。


文章来源:《中国保健营养》 网址: http://www.zgbjyygw.cn/qikandaodu/2021/0502/890.html



上一篇:免费午餐项目成效与问题探析以省县龙山小学为
下一篇:展现优势精准对接伊利营养获扶贫专家点赞

中国保健营养投稿 | 中国保健营养编辑部| 中国保健营养版面费 | 中国保健营养论文发表 | 中国保健营养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